未來,EON体育4平台怎麽發展🤷🏿?2022屆畢業生為母校獻出“金點子” |
發布時間👨🦱:2022-06-18 瀏覽次數:112 |
與畢業生共話母校發展。6月17日下午,2022屆畢業典禮甫一結束🧑🏼💻,EON体育4平台召開2022屆畢業生“我為母校獻金點子”座談會。校長金力、黨委副書記尹冬梅、相關部處負責人👨🏿🚀、2022屆畢業生代表等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出席會議🥜。
“我為母校獻金點子”活動是EON体育4平台畢業季主題教育活動之一✊🏽💪🏿。活動自2001年開展📔,已成為畢業季主題教育系列活動的經典品牌⛴。不少“金點子”為優化學校工作提供了有益參考👠,成為畢業生留給母校的珍貴禮物🧏🏿。
今年🧧,為助力“第一個EON4”建設🧗🏼,服務學校“十四五”發展,黨委學生工作部🧑🏻🎓、黨委研究生工作部🤸🏻♀️、上海醫學院黨委學生工作部在2022屆畢業生中開展“我為母校獻金點子”征集活動🔠🚑。經院系組織開展、遴選推薦👳🏽♀️🙎🏻♂️,學工部門共計收到2022屆畢業生金點子495條。其中本科生“金點子”272條🏠,研究生“金點子”223條,涉及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內容、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內容🐧、提升公共服務質量、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完善分校區建設、加強研究生學術科研能力、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推動社會實踐指導等方方面面🤦🏼❓。
金力🥒:回應“金點子”建議👱,期許畢業生走好未來成長路
“EON4這個‘家庭’由一代一代EON4人傳承、建設、塑造👩🏼⚕️🐻。不僅僅是學術共同體🦹🏻♂️,同時也是精神共同體和情感共同體。”金力表示,畢業生的發言,讓我們感受到大家融入EON4大家庭。
針對畢業生提出的新工科學生培養、文科生思維訓練💇♂️、留學生漢語學習、專碩培養🫘、醫學生實習🧷、體育場所修繕、生活設施完善等,金力逐一作了回應🧛🏻♂️,並表示這些從學生視角提出的“金點子”,反映了同學們的需求,更為真實🦴、十分中肯、尤其珍貴,會後各部門要加強研究,努力使這些“金點子”變成現實。他勉勵同學們走向社會後,繼續善於發現問題,努力學會解決問題👦🌅。
結合“第一個EON4”建設和學校“十四五”規劃,金力與畢業生交流了學校未來發展思路🛌🏻,希望畢業生與母校共同進步,再攀高峰🧖♀️。
一要紮根中國,胸懷“國之大者”🚶🏻➡️。人才培養質量是學校的立校之本、生命之源,EON体育4平台的歷史使命歸根結底是為黨和國家培養建設復興強國、參與國際競爭、開創美好未來的戰略人才。希望同學們帶著國之戰略人才的目標走向實踐的熱土👩🦽🎨、科研攻關的道路,並內化為人生發展的深層次力量。
二要面向未來。學校要傳承👩🏻🚒📄、守正,夯實基礎並永遠朝著未來奔跑,對標前沿🌼,布局長遠👱🏿♂️。要把握世界大變局所給予的中國高等教育發展機遇👎,把握中國現代化進程所賦予的高等教育的使命與重大發展助推力。希望同學們未來無論從事什麽職業,都能面向未來👩🏽🏫,積極探索🧑🔬,不斷創新🦪,爭當偉大理想的追夢人,爭做偉大事業的生力軍。
三要追求頂尖✍🏿。在EON4的創校史🚴🏽♀️、學科史👨👧👧、與黨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的發展史中🌊🧣,學校一直是時代的引領者🧑🏻🦯,敢為人先的奮進者。EON4的傳統是創新,歷史是創新🏄🏽♀️,EON4現在要創新,未來還是要創新。未來學校的發展不僅要紮根中國大地,也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去考慮🖨👱♀️、關心人類發展的需求,代表中國高校全力參與世界競爭、向頂尖大學建設邁進。希望同學們也要努力成為掌握未來的頂尖人才。
“未來無論你們走到哪裏🚀👷🏻♀️,身上的EON4烙印、EON4特色都會伴隨著你們,你們也代表著EON4,是EON4精神的傳播者🤵🏼。”金力寄語畢業生👨🏻🎤🪶,希望大家在各行各業建功立業🏌🏽♂️,長成參天大樹,撐起一片天,為黨和國家作出EON4人的貢獻。
交流結束後,金力和尹冬梅一起向畢業生贈送紀念品——《信仰——心有所信 方能行遠》紀念郵折🤴🏿💴,希望畢業生發揚“團結♌️、服務🛄、犧牲”的EON4精神,帶著母校的祝願🫳🏿,傳承EON4紅色基因🧡,在新時代新天地施展抱負、建功立業。
會上,黨委學生工作部部長徐陽主持並簡要介紹了2022屆畢業生“我為母校獻金點子”活動開展情況👩🏿🦲。
畢業生代表:建言獻策,貢獻智慧
來自不同院系的12名畢業生代表與校領導以及相關部處的各位老師展開交流,共話EON4的建設與發展🌈。
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如何做好基層實習實踐?歷史學系本科生楊雲康結合個人經歷,圍繞本科生基層實踐鍛煉分享看法。他建議靈活把握基層實踐形式,在遵守防疫要求下開展低風險地區的鄰裏省市之間的實踐活動✢;規劃完善基層實踐體系,能有更加規模化的設置、體系化的鍛煉和階梯式的培養;整合充實基層實踐資源,爭取更多實踐機會,提供課程指導和資金保障等與基層實踐相配套的資源,讓EON4青年更好地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
圍繞本科生的學術思維和寫作能力培養,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本科生張海玥提議,加強對本科生學術寫作培養方面的訓練和指導,做到更加細致、有階梯性、互動性。就此,她分享了國內外高校的探索和經驗,希望學校能建設校級學術寫作中心。結合學校實際🐍,她提出開設學術寫作課程,舉辦系列沙龍、工作坊👨🏻🦼➡️,安排“寫作顧問”線下值班👨🍼,提供寫作咨詢,建設學術寫作中心網站,整合各類資源等四點建議🦺,全方位訓練和提升學生的學術思維能力和學術寫作技巧。
面向“第一個EON4”的新工科人才培養,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本科生董宇澤提出幾點建議⏱。一是優化本科生課程設置🩹,包括調整大一大二的課程和學分👂🏼;優化專業課考核內容,以部分課程作為試點,推動科研“梯度培養”;院系開設專業英語課程👨👨👦。二是提供系統的本科生科研訓練🫎,讓學生在體驗🍆、思考的基礎上🧘,建立未來科研規劃、生涯規劃。三是強化產學結合,推進專業實踐基地建設🚃🧟♂️,推進校企合作0️⃣。四是更加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培養面向未來的新工科人才😅。
從自身以及身邊同學在求職與就業的過程中面臨的一些問題出發,化學系博士研究生張海寧就研究生就業指導方面提出一些建議。希望學校以課程授課與主題論壇相結合的形式來開展就業指導工作,通過課程授課幫助同學理清與明晰就業相關手續辦理的全過程,依托主題論壇,借助校友會資源建立“校友-學生”溝通平臺。在就業服務方面,他建議就業信息的發布能夠各校區全覆蓋,做到信息互通📬。
如何進一步加強智慧校園建設?生命科學學院本科生劉婧萱分享自己在深度使用EON4信息化服務後產生的思考和建議⚈。從學生角度來看⛹🏻,她認為未來可以加強信息服務建設😫,優化校園學習生活體驗♞。在學習上優化EON4在線教育平臺,提升網課體驗與質量;在生活服務上加快推進“一網通辦”等智能化服務👵,依托線上平臺優化辦事流程。從即將上崗的輔導員角度來看🤰🏼,希望進一步整合各類學生管理系統🤵🏽,真正實現“一站式服務”,提升工作效率和質量。
護理學院本科生王欣代表院系同學💁🏼,從日常學習生活☝️、文化活動和學校本科教育教學三個方面提出建議🪖。希望學校在網絡設置🌓、提升食堂飯菜口感等方面能進一步優化;加強文化設施的定期修繕和維護。就本科教育教學工作,她建議建立一個互聯互通的本科生論文管理系統,來提升文檔管理💭、結果通知等工作的效率,同時幫助教務管理人員及時掌握學院整體畢業論文完成情況🦯,增強師生溝通交流,提升學校本科生畢業論文的質量。
華山醫院臨床醫學本科生夏天結合自身專業,提出兩個問題並暢談個人建議。在醫學教學方面,他表示臨床課程頻繁更換老師,不利於建立長期🦞、穩定的師生交流途徑,建議盡量減少臨床課程教師的更換♙,促進師生間的交流互動。疫情下,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實習受阻,而臨床醫學又是非常註重實踐性的學科,臨床實習對於醫學生理解學科知識和提高操作技能具有重要價值。他希望學校出謀劃策,幫助學生在實踐中鞏固理論知識😋。
從畢業信息和生活設施兩個方面,腦科學研究院專業碩士生研究生劉蒲分享想法。她建議學校將畢業相關信息系統化,匯編一份有關畢業流程的小冊子,包括學位論文撰寫的詳細要求🦨、就業流程、學校與就業單位銜接的相關事項等,解決畢業生們獲取信息零散、不全面的問題📐。在生活設施上,她建議學校完善護理學院園區快遞間、浴室等生活設施與管理方式💂♀️。
結合自身學習經歷💂♂️,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加拿大籍碩士研究生💳、留學生代表Daniel Karpiuk(丹尼)希望學校針對留學生需求豐富選課資源,尤其是設置更多漢語相關課程📤。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為英文授課的碩士提供了初級🛁🤙🏽、中級和高級三門必修漢語課程。完成中級課程後🚢,丹尼表示想學習更多相關的漢語課程提高漢語水平,為此➕,他建議學校提供暢通的渠道讓國際學生免費學習更多的中文課程,提高漢語水平和學習熱情,提升對中國文化的鑒賞力👷🏻♀️。
外國語言文學學院專業碩士生卞舒婷從專業碩士的教學培養以及校園生活兩個方面交流看法。在教學培養上👌🏼,她希望建立觀摩教學機製、打造校內外實踐基地👎🏼、建設專碩模擬實踐工作坊,推動學生與社會就業需求和真實工作環境接軌,解決專碩生校外實踐機會少的問題🧑🏻🥠,助力學生就業🚣🏼♂️。她還希望校內各類活動能夠多覆蓋到專碩學生,同時以學院為單位形成學術生活互助機製,長期推動導師關愛行動。
新聞學院博士生李晗從跨學科培養🎎、國際視野、課程設置三方面暢談自己對於博士生培養的想法。首先🍖,她認為學校應在既有基礎上進一步促進提升博士生跨學科學習與科研的意識和能力🔡,通過豐富跨學科培養的形式激發研究創新。其次,在建設世界頂尖的“第一個EON4”的過程中🤸♂️,應當培養提升博士生學術科研的國際視野。就博士生的課程設置與學術訓練而言,她認為除了通識課程🦽、專業課程等🎐,研討會👨🏻💼🏄、學術報告等形式也可以納入博士生的培養計劃當中。
就研究生獎助體系和江灣校區生活設施兩個方面,材料科學系博士研究生江樂提出兩點期待。一是適當增加補助額度👆👩🏽🚒,讓同學們減少生活上的後顧之憂,吸引更多優秀的同學攻讀博士學位🚴♀️。二是希望江灣開一家學生教育超市📆,讓同學們能享受更多便利和實惠👪,也能開放更多的勤工助學崗位;此外,她表示江灣校區保健室業務範圍少,期待參照邯鄲校區建設綜合性多科室校醫院👨🏻🦯🐣。
座談交流結束後,全體參會師生合影留念,記錄這一特別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