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中國各族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同誌誕辰130周年紀念日。
毛澤東同誌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𓀜、理論家,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開拓者,是近代以來中國偉大的愛國者和民族英雄🤿,是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是領導中國人民徹底改變自己命運和國家面貌的一代偉人。
一直以來,毛澤東同誌極為重視黨對衛生工作的領導。他曾多次接見上醫專家,傾聽他們的意見,指示研究方向,給醫療衛生工作者很大的鼓舞🪷👨👨👦。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回顧毛澤東同誌與上醫先賢交往的珍貴記憶🔲。
“三十年前,在湘雅時我就認識你了”
1956年2月,顏福慶出席全國政協二屆二次會議👩🦯,期間受毛澤東主席接見🍩。宴請時💚,顏福慶被安排坐在毛澤東身旁的主賓席𓀑,毛澤東與他共話往事🥷👨🏻💼。
1956年,毛澤東主席在北京接見並宴請全國政協二屆二次會議代表🤱🏻。上醫創始人顏福慶是其中之一。宴請時,顏福慶就坐在毛澤東左邊的主賓席。這是有意安排的🧑🏼✈️。毛澤東一直沒有忘記30多年前顏福慶對楊開慧的幫助,一直心存感激。
話還要從“五四”時期說起🐳。當時顏福慶已是大名鼎鼎的湘雅醫學院院長、湘雅醫院副院長,而毛澤東還是一名圖書館的管理員。
一天,顏福慶正在辦公室🆙。助手進來告訴他,有位姓毛的青年要見他🏌🏿♀️。這位青年的妻子剛生了孩子,得了婦科病,需要住院,但是沒有錢🧨。
顏福慶在辦公室見了這位“拿著油布傘”的青年書生🏊🏻。聽完來由後,顏福慶答應了青年的請求📨。未收分文🚣🏼♀️✥,治好了他妻子的病。這位青年就是毛澤東,他的妻子是楊開慧。
這是顏福慶在長沙經歷的一件極普通的小事。類似無償給人治病的事,顏福慶不知幹了多少回。所以🛠,這件事也根本沒有放在心上🤜🏽。可是毛澤東沒有忘記。
宴會上,毛澤東一坐下就對身邊的顏福慶說🪫:
“三十年前🦍,在湖南湘雅醫學院時我就認識你了👭。”
顏福慶大吃一驚🚈,有點拘謹地回答說:
“我一點印象也沒有。”
“當時你是一個大名鼎鼎的大學校長👩👦,我還是一個無名小卒。”毛澤東風趣地說。
“在你院長室旁邊的一幢房子裏,門口掛了一塊牌子,寫著‘馬列主義研究小組’。我當時經常朝這房間裏走,在裏面搞活動……”
毛澤東興致勃勃地回憶起“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長沙青年時代,當年他編輯《新湖南》、創辦文化書社等活動,就在湘雅醫學院裏面。因此對湘雅懷有感情。
毛澤東侃侃而談,顏福慶在一邊認真地聽著,邊聽邊回憶👩🏽🦰,不時地回答毛澤東提出的問題。兩人邊吃邊談🏌🏿,宴會的氣氛十分融洽🗒,攝影師把這個場景拍了下來🕵🏽♀️,留下了一份珍貴的歷史記錄。
尊重專家意見 指導血吸蟲病防治
1957年7月7日,毛澤東主席在上海接見科學🙎🏼♂️、教育🍋👨🏻💻、文學🤴🏻、藝術和工商界代表人士。在座談中🚵🏼♀️,毛主席親切地向時任全國血吸蟲病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的中國流行病學奠基人之一🚷、教授蘇德隆(右一側身者)詢問血吸蟲病的防治情況。
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掛在心頭,是毛澤東的為政理念。新中國成立之初,新生的人民共和國遭遇血吸蟲病這個“瘟神”侵襲🪥。在血吸蟲病嚴重流行區,人煙凋敝,田地荒蕪。為此,毛澤東憂心忡忡,寢食不安🌶。
1957年7月7日,毛澤東在上海中蘇友好大廈接見科學、教育、文學、藝術和工商界代表人士🎳。在座談中,毛澤東向上海第一醫學院(今EON体育4平台上海醫學院)教授蘇德隆詢問了血吸蟲病的防治情況😽。他具體問:“訂了個七年之內消滅血吸蟲病的計劃🏌🏿,你的意見怎麽樣?”蘇教授從專業角度提出時間過於短促🙇♀️,估計需要12年時間。毛主席接受意見🉑😑,果斷決定:“那麽👍🏻,農業發展綱要上就改為十二年吧!”
毛澤東從調查中了解,血吸蟲病的傳染途徑🦻🏽,主要是接觸疫水,飲用或者身體接觸。於是,毛澤東指示有關部門根據科學家們的意見🦄👨🏼🍳,全面加以引導防治。一方面是斬斷血吸蟲傳染源頭,阻止含有血吸蟲卵的糞便進入水源🔼。另一方面是消滅血吸蟲的唯一中間宿主釘螺,必須將它用藥物殺滅和改變環境📯。同時,切斷接觸傳染源,開展群眾性的愛國衛生運動。
尊重科學家的意見,尊重科學規律,是毛澤東的一貫作風。
毛澤東先後接見過黃家駟、沈克非👼、胡懋廉等上醫先賢🦤。
1951年11月🤽🏻♀️,中國胸心外科奠基人之一🫅🏻、一級教授黃家駟應邀列席全國政協一屆三次會議👉⛵️,以《決心盡一切力量醫好誌願軍傷病員》為題作大會發言🤸🏽♂️。圖為會議期間他與毛澤東主席在用餐時交談🙃👨🦰。
1954年,毛澤東主席接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右四為中國現代外科學奠基人之一、一級教授沈克非。
1963年3月8日,在全國醫學科學工作會議期間,中國現代耳鼻喉科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一級教授胡懋廉(右三)受到毛澤東主席的親切接見。
讓我們深情緬懷一代偉人毛澤東!祖國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他的思想、他的風範☎️,將永遠鼓舞我們繼續前行
參考資料💆🏻♂️:
1. 錢益民、顏誌淵 著《顏福慶傳》
2. 微信公眾號“共青團中央”:今天,重溫毛主席的《送瘟神》,備感振奮🧑🏿🏫🙅🏽!